教师教育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教师教育

鞍山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docx

鞍山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以及鞍山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鞍山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批师德素养深厚、职业认同强烈、专业基础扎实、教育实践能力强、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基本目标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领悟现代教育思想,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创新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具备现代气息和教师气质的未来的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

2.培养规格

(1)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2)正确的专业理想。确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的信念,把从事教师教育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与向往。在专业上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养成良好的教师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具有崇高的教师道德素养。

(3)全面的教学能力。努力钻研学科教学,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有研究和创新的意识,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关注教育实践,善于从教育实际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4)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从学生个性解放和个性成长的角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设计、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革新;注重学思结合,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培养模式

(一)叠加式教学模式

卓越教师培养采用“专业课程+卓越教师计划课程”的叠加模式。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在原所在班参加专业课程学习和其他专业活动;专业提升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与研讨、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教育实践活动与考察活动由实验班组织学生开展。

(二)U-G-S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联合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培养采取校内和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优秀中小学合作,增加教育实习、见习时间,强化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创建若干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中小学在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从校内选拔学术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高级职称人员担任校内导师。从中小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教研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每专业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各一名。

(四)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模式

适应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新要求,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增设职业技能考试制度,在取得良好及以上等级证书后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五)国际化培养模式

聘请国(境)外教师教育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作为咨询专家参与学生培养和教学管理。探索实验班学生境外实习交流项目,择优选拔一批实践能力强、基本功过硬的本科生到境外师范院或教育学院进行教育实践,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三、培养时间

实验班培养时间为3-8学期,共3年。

具体时间安排:

1、第3-6学期,每学期进行一门理论模块课程学习,1-2项技能模块训练

2、第3-8学期,根据不同学段需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8学期进行反思研修和学习成果提炼。

3、第3-6学期,根据不同学段需要,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进行交流。

四、课程体系及安排

实验班学生在完成原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学习任务与要求外, 必须完成学科专业提升课程、教育理论拓展课程及教育实践强化课程等个课程模块的学习任务。

(一)学科专业提升课程模块

学科专业提升课程模块,主要在于夯实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扩展专业知识面,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实验班学生的专业课程在执行原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由学院或专业导师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制定专业提升课程方案,以深化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育理论拓展课程模块

教育理论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在于强化学生教育理论学习,形成先进教育理念,重视教育理念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育理论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教师面试技巧导论》、《教师综合素养导论》、《教育科学研究与拓展等。

(三)教育实践强化课程模块

教育实践课程模块主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普通话和三笔字技能训练、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以及班主任技能训练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内容。

)课程开设安排

1.学科专业提升课程。安排在课外,以单独辅导、参与教师教研科研、读书指导、讲座等形式进行。

2.教育理论拓展课程。依托学校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建设资源授课,采用集中授课、讲座 、读书指导、分组研讨等形式进行,可置换通识Ⅱ、通识Ⅲ课程学分(10学分)

3.教育实践强化课程。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通过集中训练和自主训练两种形式完成。教育见习、教育研习通过校内外导师与学生联系安排。

、整合优化师资队伍

(一)校内导师选聘

择优选聘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术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验班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内导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见面交流一次。

(二)校外导师选聘

从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中选聘教学业绩突出、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和教师担任学生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交流一次,见习实习过程中校外导师全程参与指导。

、管理办法

(一)组织管理及职责

1.教师教育中心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联系、选择、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

3)负责校内外导师、班主任的选拔、聘任与管理工作。

4)负责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来校作专题讲座与交流。

5)负责加强与中小学及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与传达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组织教师、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方面的竞赛、观摩和会议等活动。

6)负责对实验班的统筹管理工作。

2.学院职责

(1)负责实验班学生的初步选拔等工作。

(2)负责设计与安排学科专业提升课程。

(3)负责校内专业导师的遴选及管理。

3.班主任职责

(1)负责班级学习、训练活动的组织和监督管理工作。

(2)负责一般性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的组织工作。

(3)负责实验班其他常规管理工作。

4.校内外导师职责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读书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加强学生与学院、学校、校外导师、基础教育学校等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环节的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现实及改革发展趋势,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

(二)经费管理

1.经费资助。实验班组建后,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不向学生另收费。

2.经费使用。卓越教师计划专项经费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班级管理、课程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实习实践活动开展、校内外导师、班主任指导等费用。

(三)学生管理

1.学生来源、规模

学校于第年开始在各师范专业学生中,根据学生志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组建实验班,班级规模为 30 人左右。

2.学生选拔方式

学院组织报名和考核后,按照师范专业学生总数的10%向学校推荐实验班学生名单,并附考核成绩,学校组织专家按照考核标准进行第二次选拔。

3.班级管理

实验班学生单独组班,学校提供专门教室供其学习研讨、训练教师教育中心择优选聘班主任,组织实验班的晚自习、各类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实施、管理和考核

学生常规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选、各类荣誉称号的考评仍在原所在班级进行。

4.学习时间安排

实验班学生在原所在班级没有课程及活动安排的情况下,必须参加实验班集体晚自习及其它各类学习和训练活动。

5.分流机制

卓越教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实行“自愿选择、适时分流、适量淘汰”的机制,以确保实验班质量。淘汰主要依据原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学习成绩及卓越教师计划配套方案的考核情况。学年内原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考试综合成绩排名低于原所在班级前20%者、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卓越教师计划配套方案的各项目考核成绩有20%低于良好等次(或 80 分)者淘汰出实验班。

6.实验班学生待遇

实验班学生优先获得参与国际交流及学习机会;学校统一安排教育实习(顶岗支教)、教育见习活动

7.学生考核

考核主要分校内考核和校外考核两部分。

(1)校内考核。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程考核为主,同时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成果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核。

(2)校外考核。由校外指导教师的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及权重: 工作态度(0.1)、创新能力(0.15)、团队协作精神(0.1)、教学能力 (0.4)、班主任工作(0.25)等几个方面。考核等级:根据加权平均分将校外考核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90 分以上)、良好(80-89 分)、中等(70-79 分)、及格(60-69 分)、不及格(60 分以下)。

(四)毕业管理

实验班学生毕业颁发“卓越教师实验班”学员证书。

实验班学生毕业学分执行原培养方案要求。

五、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由教师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鞍山师范学院

 

 

 

 

 

 

 

 

 

 

 

 

 

 

 

 

 

附件1:

2016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选拔标准

一、基本条件

热爱教育事业,有成为卓越教师的理想和决心。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卓越班的各项学习和活动

表达能力强,爱好阅读。

二、成绩要求

凡第一考试成绩无挂科,可以报名参加实验班的选拔。

、选拔标准

符合成绩标准的学生参加学院和学校考核。考核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学院与学校专家组严格考核、择优录取。考核采用演讲、板书和提问三种形式,总分为10分。

1.语言表达(3 分)

演讲内容紧扣主题,富有创意,格调积极向上,富有真情实感。

语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调自然,动作恰当。

2.形象仪表(2 分)

衣着得体,仪态大方,举止自然。

3.板书(3 分)

书写规范正确,点画圆润有力,间架结构匀称,整体布局合理。

4.问题回答(2 分)

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有自己的观点。

面试选拔时还注重考核申请人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心理素质、思维品质、特长爱好等基本素养。

学院组织报名和考核后,按照师范专业学生总数的10%向学校推荐实验班学生名单,并附考核成绩,学校组织专家按照考核标准进行第二次选拔。

、工作日程

日期

工作内容

地点

1019 -20日

各学院向2016级师范生进行宣讲

各学院

1020日15:00

面向2016级师范生进行宣讲

及问题解答

实训中心716

1019日-

24

各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和面试

各学院

1025

送交推荐名单

行政楼319

102517:00

学校面试

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

1016

2017年卓越教师实验班开班仪式

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716

1

 


附件2:

2017年“卓越教师实验班”教育理论拓展课程(2013版)设置方案

课程

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组织单位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课程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2

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施

教育学基础

2

3

班级管理学

1

4

教育心理学

3

3

教师文化素养

2

4

阅读理解与应用写作

1

1

学科

XX教学论与技能训练

2

5

XX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

4

教师礼仪与沟通

0.5

1

实行单项考核合格制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制度)

两字一画

0.5

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

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施

 

教育见习(包括课程见习)

1

3-6

不少于5周,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教育实习

6

7-8

20

选修课程

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施

越教师实验班强化课

 

理论模块

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沟通

3

1、每周一次固定时间理论课程,由教师教育中心聘请教师进行授课。

2、本模块课程可置换通识Ⅱ、通识Ⅲ课程学分(10学分)。

3、教育科学研究与拓展包括教育科研、教育哲学、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等专题。

教师面试技巧导论

4

教师综合素养导论

5

教育科学研究与拓展

6

技能模块

普通话和三笔字技能训练

3

每周一次固定时间集体训练课程,由教师教育中心聘请老师进行技能训练。

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技能训练

4

微课设计和班主任技能训练

5

教学技能训练

6

学科专业提升课程

3-8

本专业导师进行专业指导,每周一次

 

基础教育讲堂

1-8

教师教育中心聘请校内外老师进行讲座。每两周一次

实践模块

教育考察

3

形成教育专业基本感知,建立教师职业的信心

教育服务

4

参与学校广泛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观摩

5

与学科教材教论与技能训练课程学习相结合

教学实践

6

在教学现场进行实际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

顶岗实习

7

与教育实习相叠加,为全日顶岗,共20周

教育研习

8

将见习、顶岗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分析,由本专业导师负责

主题活动

教学观察交流

3

教育考察后统一进行

中小学课程标准研读交流

4

每个月进行一次

优秀教师教学视频观摩交流

5

学生自主开展

学生模拟课堂教学训练

及视频观摩交流

6

参加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

自主阅读读书心得交流

全学期

每学期必读书目三本,自选书目2本,手写读书笔记

文化游学

4暑假

活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开学后进行汇报交流。









1

 


 

1

 

相关附件